東北虎被稱為“叢林之王“,是世界級瀕危物種,曾經在我國東北地區廣泛分布,20世紀初,僅剩小興安嶺和長白山地區有極少量分布。在80年代的科學調查中,小興安嶺地區一度宣布東北虎絕跡。而近幾年,隨著生態保護和修復工作的不斷推進,小興安嶺重現了“虎嘯山林”的景象。
黑龍江省的太平溝自然保護區,是我國包括棕熊和黑熊在內的多種大中型猛獸集中分布的區域。近幾年,多只東北虎從一江之隔的俄羅斯渡江進入太平溝,使得保護區內食物鏈情況更為復雜。
在這個多種頂級食肉動物集中分布的區域,隨著“叢林之王”東北虎的入駐,林區原本的食物鏈也發生了自然演替性質的調整。隨著科研人員對溝內動物種群調查工作的不斷深入,許多罕見的現象也被拍攝到。
科學實驗首次實現黑熊個體識別
畫面上,一只憨厚的黑熊,正在像人類一樣直立起身來,用嘴巴追啃著掛在繩子上的食物。在此過程中,它們胸前的白色花紋,清晰地暴露在紅外相機鏡頭中。這是科研人員進行的一次黑熊個體識別的實驗,據了解,由于黑熊體表缺少便于個體識別的花紋,它們胸前的白色圖案成為唯一可以區分個體的參考。為了誘使它們露出胸前的花紋,科研人員便設計了以上的實驗方案。這只極其配合的小熊也因此深受科研人員的喜愛。然而,不久之后,這只可愛的小熊,卻被東北虎獵殺并吃掉大部分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張迎祥:那只熊其實挺可惜的,因為我們在做黑熊、棕熊專項調查的時候,在這個位置有那么一只熊非常聰明,所以我們專家稱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只熊。它就是當我們給它做實驗的時候,它能上樹,順著我們的繩子上去,就像人指揮的一樣,它非常聰明能抓到那個食物。但是自然法則逃脫不掉,弱肉強食 。
老虎吃熊事件追蹤
在對小熊的惋惜之余,老虎吃熊的事件也引起了專家們的關注,據了解,黑熊是自然界的猛獸,鮮少遇到天敵。在此之前,國內并沒有黑熊被其他動物獵殺的影像記錄。
中國林業科學院 副研究員 劉芳:從我們國家的情況來看,在其它區域還沒有拍攝到老虎吃黑熊的確鑿的證據,這在國內是首次發現。
進行動物研究多年的北京大學呂植教授,同樣表示是第一次聽說。
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教授 呂植:我還真沒聽說過老虎吃活熊,這是第一次聽說。
對老虎吃熊的事件,記者進行了進一步調查。劉彥林是這一過程的親歷者,事發當天,他們一行在林地中進行貓科動物專項研究時,在地面發現了老虎的足跡,便一路跟蹤,希望能有新的發現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 劉彥林:我們趕過去,熊的腹部和頸前部被虎吃掉了,當時的肉還冒著熱氣。
同行的張迎祥和蘇全勇說起當時的場景,仍然感覺膽顫心驚 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張迎祥:第二天我們按照慣例,還走那條道繼續跟蹤虎足跡的時候,發現昨天我們走過的那條道上,有虎踩著我們腳印下山的痕跡,那個時候我們覺得很可怕。還好我們當時上山的人多,人少的時候東北虎會不會攻擊,就不好說了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蘇全勇:在山頂也發現了虎的臥跡,我順著老虎把熊拽下來的痕跡,往上走去看了一下他們的打斗現場。走了一段距離后,我就發現有一個熊的地倉。
對親歷者描述之外的證據,記者也進行了反復的追問和核實。
記者:熊的尸體,當時你們怎么確認是老虎吃的?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 劉彥林:因為也有打斗現場、足跡,虎的足跡旁邊還有虎的臥跡,不少于三處臥跡,它吃完以后應該就在附近休息。
俗語說,虎嘯山林百獸驚。老虎吃熊,在目前看來僅是個案。但是,隨著多只東北虎進入太平溝乃至小興安嶺地區,叢林中的動物群落又將發生什么樣的變化,還需要進一步的監測和研究。肉眼可見的是,熊出沒的頻次,確實出現了明顯的下降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局長 陳志剛:要說東北虎來之后,熊的數量是真有一個很大的變化。就是以前東北虎沒來之前,通過紅外相機監測總能發現成群結隊的黑熊和棕熊的出沒。第一只東北虎來到咱保護區之后,這幾年再監測,就發現棕熊黑熊的數量逐漸在減少。這種也可能體現出來就是同是頂級獵食者之間,熊還是對老虎有一種畏懼的,還是對熊的分布有一定影響。
動物專家則認為,近年來太平溝林區的熊類種群,一直呈現增長趨勢,如果能夠迎來天敵,適當調節它們的數量,林區生態系統將自我調整到一個新的平衡狀態。
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芳:未來可以預測的是,老虎越多,它對黑熊的捕食應該會增加,對黑熊的種群數量來說呢,是一個調節的作用。
太平溝保護區多種食肉動物同域分布
在黑龍江太平溝自然保護區,存在多種頂級食肉動物同域、集中分布的情況。能夠承載如此之多食肉動物的叢林世界是什么樣子?
畫面上的地點位于黑龍江省太平溝自然保護區,東北虎鮑里斯,是一只從黑龍江對岸的俄羅斯遷徙過來的東北虎。
進駐太平溝后,他很快占領了一片林地。一天后,他的兒子雷霆,也從對岸涉水而來,跟他進了同一片林地。相安無擾開始了各自“占山為王”后的巡游,以宣示主權。雖然兩虎為“父子”關系,“一山二虎”仍然是一種超乎自然界常規的現象。
事實上,在總面積僅為220平方公里的太平溝保護區,先后共識別出多只東北虎個體,兩只乃至多只,同時存在于這條不到50公里的溝谷是常態,對比科學數據顯示的,老虎單個個體平均為400平方公里左右的領地面積,太平溝顯然有著非同尋常的生態承載能力。
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芳:如果在一個區域里面,有多只老虎活動,那就說明這個地方的生態環境是非常良好的,既能夠提供它充足的隱蔽條件、水源,然后又能夠提供非常豐富的食物來源,說明這是一個非常健康、穩定的生態系統。
引人注意的是,太平溝中不僅有多只老虎個體,其他頂級食肉動物也同樣在溝中有著穩定的種群。在另一個畫面中,三只形態奇特,似貓非貓,又似豹非豹的動物,同框出現在太平溝林地中,悠閑地享受著秋日暖陽。它們是我國的二級重點保護動物,自然界的猛獸猞猁,作為一種習慣獨居的貓科動物,三只結伴外出的畫面可以說非常少見。同時,它們跟另一種常用來與它們的捕食能力相比,攻擊力難分上下的食肉動物,狼,呈現同域分布的現象。
在為數眾多的食肉動物中,除了老虎、猞猁、狼,太平溝還有兩種食肉目,俗稱猛獸的動物,它們是棕熊和黑熊,大量且重疊分布在太平溝林區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 局長 陳志剛:頭幾年做黑熊、棕熊調查的時候,發現我們保護區內的黑熊棕熊特別多,30到40只左右。
據了解,兩種熊同域分布的情況在國內不但少見,物種重疊的范圍也非常有限。這也是太平溝優越生態功能的另一佐證。
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芳:從我們的紅外相機調查結果來看,在太平溝保護區范圍內,每個區域都是有黑熊和棕熊分布的,所以它們兩個物種在空間上是重疊的,但是從紅外相機記錄的時間信息來看呢,那它們在時間上是分開來的。所以說空間生態位重疊,但是時間生態位是分開的,再加上非常豐富的食物,這是這兩個物種能夠在這個區域共存的原因。
除了頂級食肉動物,頂級猛禽也在太平溝常駐,有“禽類王者“之稱的頂級捕食者金雕,在太平溝褪去了它們的神秘感,成為在紅外相機中的清晰影像。有趣的是,它們多次被拍到,“撿漏”東北虎吃剩食物的鏡頭。
畫面中,一只家狗不幸成為東北虎的獵物,在被東北虎啃食離開后,工作人員在殘骸旁邊布設了紅外相機,期望拍攝到東北虎返回來接著食用的畫面,沒想到的是,東北虎沒有拍到,一只金雕卻意外“出鏡”。
黑龍江太平溝國家級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人員 張迎祥:我們去取這臺相機的時候,發現那個虎沒回來,這只狗被金雕給吃了。同時拍了大概有七八十段金雕吃狗的畫面,拍攝的畫面也非常清晰,畫質也很好。金雕也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,同時一只狗能在被虎吃掉以后又被金雕給吃了,這種現象也很少有記錄。
太平溝森林生態系統優越 是食物鏈最完整的區域之一
那么,能夠棲息和供養如此之多的食肉動物,太平溝的這片叢林,有什么神奇之處呢?據了解,太平溝的森林覆蓋率,達到95%以上,其中包括大量的堅果樹種,當下正值秋季,是蒙古櫟果子成熟的季節,它們的果實富含蛋白質和脂肪,是野生動物的優質食物。
中國林業科學院副研究員 劉芳:在太平溝保護區,像這樣長勢特別好的蒙古櫟林,或者是蒙古櫟和紅森的混交林,是非常普遍。它們給野生動物提供的食物量也是很大的,所以就可以供養起我們一系列的野生動物,包括有蹄類、熊類。像棕熊和黑熊呢,它在秋季攝取的橡子的多少基本上會決定了它冬眠的狀態,以及它的這個繁殖率。